- 谢文峰;李建;张青莆;黄志雄;
研制了一种成本低、电性能优于环氧层压板的新型耐高压绝缘板。该绝缘板采用低压片状模塑料(LPMC)模压技术,经低吨位压机压制而成。当片材中树脂与填料质量比不大于1.0:1.6时,压制的绝缘板吸水率为1.9mg/g,浸水体积电阻不小于4.0×10~(13)Ω,介电常数不大于4.4,介电损耗因数不大于0.015。该绝缘板的研制将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成本上都可以取代现有的环氧层压绝缘板。
2007年04期 No.1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杰;吴香发;贾仁广;
研究了表面改性微米重质CaCO_3填充的聚氯乙烯(PVC)树脂所得PVC/CaCO_3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热力学与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微米重质CaCO_3的填充能明显提高PVC基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当填充质量分数20%的改性微米重质CaCO_3后,PVC/CaCO_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20.92kJ/m~2,比未加微米重质CaCO_3的提高了49.9%。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发现拉伸断面有拉丝现象。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微米重质CaCO_3对PVC基复合材料分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07年04期 No.10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吉祥波;鲜晓斌;唐贤臣;帅茂兵;赵宗峰;
分析了经180℃热处理的聚氯代对二甲苯(Parylene C)膜的结晶度、羰基峰、力学性能、透湿率、雾度等随热处理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0~2h,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arylene C膜结晶度增大,拉伸强度和雾度增大,透湿率及断裂伸长率减小;当处理时间大于2h时,由于Parylene C膜的热氧老化,使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减小,雾度和透湿率增大。
2007年04期 No.10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艳萍;吴波;周美华;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4-叔丁基苯乙烯(tBS)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明胶和磷酸三钙为分散稳定剂,甲苯和环己烷为溶剂,采用悬浮法合成了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溶剂对树脂结构、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BS,EPDM质量比40/60,交联剂DVB质量分数是3.0%,引发剂BPO的质量分数是1.0%,溶剂用量30mL(甲苯/环己烷体积比为4/1),分散剂明胶、磷酸三钙分别为100.0,50.0mg时,树脂的最大吸油率为四氯化碳51.68g/g,氯仿35.00g/g,环己烷25.83g/g,煤油27.50g/g,甲苯22.80g/g。
2007年04期 No.106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展;张卫勤;王芮;任虎;李晓阳;
用聚烯烃弹性体(POE)代替传统的弹性体,对聚丙烯(PP)增韧改性。探讨了基体树脂、POE、高密度聚乙烯(HDPE)、滑石粉、纳米CaCO_3以及润滑剂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的用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流动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冲击断面,研究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OE能大幅度地改善材料的冲击韧性,HDPE与POE具有协同增韧效应,加工助剂EBS能改善PP共混材料的流动性,所制得的改性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装饰件。
2007年04期 No.10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刘新民;郭庆杰;
制备了酚醛泡沫和聚氨酯泡沫,并研究了酚醛硬泡与聚氨酯硬泡的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和聚氨酯泡沫比较,酚醛泡沫的热失重小,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低。因此酚醛泡沫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明显优于聚氨酯泡沫。
2007年04期 No.10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婷婷;赵永仙;姚薇;邵华峰;黄宝琛;
采用水相悬浮法氯化高全同聚丁烯-1(HIPB-1),其氯化产物氯化高全同聚丁烯-1(CHIPB-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HIPB-1被氯化后仍存有HIPB-1的晶型特征,随着氯含量增加,CHIPB-1的溶解性变好,CHIPB-1的特性粘数减小;氯质量分数在30%~60%时,CHIPB-1的热降解温度缓慢升高,氯质量分数超过60%时,其热降解温度明显上升;CHIPB-1的密度、拉伸强度及硬度要比HIPB-1的高,但是其断裂伸长率和维卡软化温度明显下降。
2007年04期 No.106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志明;章永化;赵建青;
用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MAH)作相容剂,研究不同含量的LLDPE-g-MAH对玻纤(GF)增强尼龙6(PA6)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并考察硅烷偶联剂对PA/GF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A6/GF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LLDPE-g-MAH用量的增加,PA6/GF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略有降低,但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可见,偶联剂和相容剂都能强化界面层上GF与PA6的粘合强度,对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有协同作用。
2007年04期 No.10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章郁;刘渊;王琪;
采用热聚合法制备聚磷酸三聚氰胺(MPP)无卤阻燃剂,与固体酸协同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实现了玻纤增强尼龙6的无卤阻燃。研究发现:固体酸的引入可增强体系凝聚相阻燃作用,促进材料在燃烧时形成更为连续、致密的炭层。添加质量分数30.00%MPP,质量分数3.00%固体酸可使质量分数30.00%玻纤增强PA6材料达UL94-1.6mm V-0阻燃级别,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可达84.3MPa,3.8%,128MPa,3.4kJ/m~2,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2007年04期 No.10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连荣炳;张卫勤;孔展;黄锐;
对发泡剂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H)、粗发泡剂(TH)及其与偶氮二甲酰胺(AC)共混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分析以及讨论各种AC共混物对软质PVC发泡材料的影响。当AC/TH/H/稳定剂质量比为4.0/0.8/0.4/6.2时,复合发泡剂受热时分解缓慢、放出热量较小,获得的材料力学性能优异、泡孔均匀细密。
2007年04期 No.10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年华;张强;李治华;熊奇;侯枫;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氢氧化镁(MH)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EBA/MH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均随着MH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H的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4.3%;MH通过分解吸热可提高EBA的热稳定性;MH表面羟基与EBA的反应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以及EBA发生酯裂解后形成的羧酸与MH反应形成热稳定性更高的离聚物,均可提高EBA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并改变EBA的热降解历程。MH的"热阱"机理对EBA的阻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007年04期 No.106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晶;戈明亮;贾德民;
采用固相法,对粘土进行有机插层改性;并与聚氯乙烯(PVC)熔融插层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偶联剂KH560处理的有机粘土(用Org-560表示)与PVC形成PVC/org-550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而偶联剂KH550处理的有机粘土(用Org-550表示)与PVC形成的PVC/Org-550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PVC/有机牯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PVC;Org-550对PVC的力学性能优于Org-560的。
2007年04期 No.10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福祥;
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潜伏浇口型腔板-推杆二级推件薄圆盘注塑模,论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该模具采用潜伏浇口型腔板-推杆二级脱模机构。推出塑件时,先依靠与塑件接触面积大的型腔板推动塑件,使塑件先与型芯分离,然后推杆将塑件推出型腔。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成型塑件质量好。
2007年04期 No.10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彦洪;刘斌;晋刚;曹贤武;何和智;瞿金平;
利用ANSYS软件,模拟了振动诱导单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中非牛顿幂律流体的三维脉动流场,得到了三维脉动流场的瞬时速度分布及螺槽中物料的流动轨迹。结果表明,在脉动流场作用下,非牛顿流体的瞬时速度响应与在驱动壁面上所施加的正弦形式的脉动驱动形式不同,横螺槽方向的环流中心位置受幂律指数影响,且发生周期性改变。振动的引入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物料的流动路程增加,且可增大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改善混合效果。
2007年04期 No.10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闫闵;田福祥;
分析了塑件的工艺性,设计了新型的压模结构,论述了模具特点和工作过程。该模具一模一腔,上、下模固定,半溢式闭合,电热棒加热,利用弯销的斜面,将弯销的竖直运动转化为侧型芯的水平直线运动,实现侧孔脱模。
2007年04期 No.10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