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访问量:126384

阻燃专栏

  • 哌嗪改性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裴玉杰;胡艳丽;冯东;谢于辉;吴枫;谢德龙;

    制备了哌嗪改性聚磷酸铵(PAPP),采用聚磷酸铵(APP)和PAPP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PAPP对PP的阻燃效果明显优于APP。APP和PAPP对PP的初始降解温度影响较小;PAPP能够提高PP的最高降解温度,而APP对其影响不大。当阻燃剂用量相同时,PAPP阻燃PP的拉伸强度大于APP阻燃PP。

    2024年05期 v.36;No.20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高效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制

    石涛;钟志强;龚小弟;

    基于聚焦磷酸哌嗪的膨胀型无卤阻燃剂FRT-22P1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RT-22P1的加入能显著提高EP的阻燃性能,FRT-22P1质量分数达到10%时,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UL-94)可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可达到29.5%。FRT-22P1的加入使材料失重5%时的温度下降,残炭量增加,FRT-22P1在分解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成炭能力。UL-94测试后产生的炭层中存在P—N—C结构,可显著提高炭层的稳定性。FRT-22P1主要在凝聚态表现出阻燃活性。低质量分数的FRT-22P1与EP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加入FRT-22P1的EP材料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21%左右。

    2024年05期 v.36;No.20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张希达;陈婷婷;喻源;蒋军成;

    介绍了环氧树脂(EP)的燃烧过程和阻燃机理,综述了EP阻燃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卤系、磷系、氮系、硅系、硼系、纳米和生物基阻燃剂以及协效阻燃剂对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阻燃EP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05期 v.36;No.209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阻燃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杨博然;陈婷婷;喻源;蒋军成;

    介绍了不饱和聚酯(UPR)的燃烧过程和阻燃机理,综述了UPR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应型阻燃剂和添加型阻燃剂,比较了不同阻燃方式对UP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2024年05期 v.36;No.20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聚酰亚胺基阻燃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肖泳霜;林家辉;李同兵;黄锦涛;

    综述了纤维状、薄膜状、气凝胶状聚酰亚胺基阻燃相变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4年05期 v.36;No.209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环磷腈网络构建及其阻燃聚合物研究进展

    何文涛;王诗颖;胡晓燕;李超;

    介绍了环磷腈网络基体、环磷腈网络壳层及环磷腈网络核层等结构的构建及其对环氧树脂、聚酯、聚烯烃等阻燃性能的影响,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4年05期 v.36;No.20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试验研究

  • 卷烟胶用改性EVA乳液性能研究

    沈伟;庞浩;张敦铁;徐海;卢晓波;王小涛;

    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乳液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按照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得了改性EVA乳液,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旋转流变仪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当KH-570质量分数为30%时,改性EVA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低至—6.7℃,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为68.4 N/m,且粒径均一、稳定性良好,固体质量分数为64.65%。

    2024年05期 v.36;No.20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水相光引发分散聚合制备星形嵌段共聚物研究

    李宗钏;王锐铭;黎燕玲;杨帅其;谭剑波;张力;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了核交联星形(CCS)聚合物,进一步制备了星形嵌段共聚物,研究了CCS聚合物的交联核聚合度(D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浓度及HPMA与CCS聚合物物质的量之比对其原位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CCS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随着CCS聚合物DP的增大,星形嵌段共聚物球形纳米粒子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增加。采用CCS聚合物调控HPMA的水相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时,其总体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线形聚合物。

    2024年05期 v.36;No.20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填料形貌对PBAT模量和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叶小菁;徐卫兵;马海红;任凤梅;周正发;

    采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针状纤维素(CP)、片状滑石粉(Talc)和类球形二氧化硅(SiO_2)进行改性,然后分别与可降解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进行共混,研究了填料形貌对PBAT复合材料模量和抗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填料的加入均大幅提升了PBAT的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其中,CP对PBAT复合材料的提升幅度最大,Talc次之,SiO_2最小。CP对PBAT的抗蠕变性能的提升幅度最大,Talc次之,SiO_2最差。

    2024年05期 v.36;No.20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螺杆转速对IIR/PP型TPV性能的影响

    刘瑞;汤琦;郝兴天;刘振宇;蒋文军;

    采用电子拉力试验机、热氧老化箱、邵氏硬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研究了动态硫化工艺下不同双螺杆挤出机转速对丁基橡胶/聚丙烯(IIR/PP)型热塑性硫化胶型(TPV)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升高,IIR/PP型TPV的结晶温度(T_c)和熔融温度(T_m)略有增大,而邵氏硬度、热氧老化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变化不大。螺杆转速较低时,IIR/PP型TPV物理性能较差;随着螺杆转速升高,IIR/PP型TPV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逐渐增大;当螺杆转速为150 r/min时,IIR/PP型TPV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当螺杆转速继续提高时,IIR/PP型TPV的物理性能有所下降。

    2024年05期 v.36;No.209 38-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耐紫外老化透明PET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陈科侠;赖垂林;徐静涛;

    在加速老化条件下,采用氙灯老化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分光测色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耐紫外老化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紫外线引发的光氧化是该PET薄膜发生光学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氙灯老化试验中,PET薄膜的黄蓝值差(Δb)基本呈现线性变化,亮度差(ΔL)、色差(ΔE)、可见光透射比在老化49 d内均变化较小,但49 d后均剧烈变化。抗紫外线助剂可在短期内提升PET薄膜的紫外线防护性能,但在长期紫外线照射下,抗紫外线助剂逐渐衰减,导致PET薄膜老化失效。

    2024年05期 v.36;No.20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成核剂及橡胶相对高光泽抗冲PP性能的影响

    陈艳;封水彬;李慧;

    对比了山梨醇类成核剂(成核剂A)和有机磷酸酯盐类成核剂(成核剂B和成核剂C)对高光泽抗冲聚丙烯(PP)的刚性、韧性、耐热性、表面光泽度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橡胶颗粒含量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相含量的降低,样品的刚性和光泽度均逐渐提高,热变形温度显著增大,但冲击强度逐渐降低。当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10%时,成核剂B和成核剂C均能够明显提升PP的刚性、耐热性能和光泽度,成核剂A对PP的增刚增亮效果不理想。随着纳米橡胶含量的降低,样品的刚性、耐热性、光泽度均逐渐升高,韧性逐渐变差。

    2024年05期 v.36;No.209 45-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智能制造与先进成型

  • 汽车后视镜镜圈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冯青;张维合;

    设计了一副大型热流道注塑模具。采用热流道转普通流道的浇注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又满足了注射成型要求。采用潜伏式浇口,既保证了成型塑件的外观质量,又能实现自动断浇,使模具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采用随形水路温度控制系统,保证了模具均衡冷却和快速冷却。成型塑件精度达到了MT3(GB/T 14486—2008)。

    2024年05期 v.36;No.20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2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薄壁RTM注射速率优化实时控制方法与仿真

    李居平;王光毅;蒋锴;龚成师;

    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射速率优化的薄壁树脂传递模塑(RTM)实时控制方法,减少空隙缺陷,并编写了二维径向流仿真程序。结果表明:相比于恒定速率注射,该方法可减少填充时间,显著降低空隙率。在不同感应点间距下(1~10 mm)获得的空隙率值与理论解析值十分接近。

    2024年05期 v.36;No.20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微孔发泡制品表面质量改善研究进展

    沈超;朱能贵;李胜男;蒋团辉;曾祥补;

    介绍了微孔发泡塑料及其成型工艺,阐述了微孔发泡注塑产品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改善方法,重点分析了气体反压、模具温度、气体饱和度等因素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4年05期 v.36;No.20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环保增塑剂问题分析与建议

    蒋松;屈会芝;

    介绍了当前用于改进聚氯乙烯(PVC)塑料制品性能的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等增塑剂,对传统增塑剂如DOP等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环保型增塑剂如柠檬酸脂类、对苯类、环氧类以及聚酯类增塑剂分别从其基本情况、生产工艺、物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针对不同类型增塑剂的应用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期为环保型增塑剂的进一步研发应用提供借鉴。

    2024年05期 v.36;No.20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青年编委招募函

    <正>为刊之道,如日之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程似锦,来日方长。我们决定办一本青春的刊物,面向初升的太阳;我们决定与青年高分子材料学家做朋友,同成长、共辉煌。《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是中国石化主管,扬子石化主办,创刊于1989年3月,双月出版,刊号ISSN1004-3055、CN32-1326/TQ。被如下数据库系统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2024年05期 v.36;No.209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