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访问量:126738

试验研究

  • 哌嗪基超支化和线型三嗪成炭剂的性能比较

    陈程;冯祥砚;仇艳艳;赵震;唐林生;

    通过热重分析、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比较了哌嗪基超支化和线型三嗪成炭剂的性能。结果表明:与线型三嗪成炭剂相比,哌嗪基超支化三嗪成炭剂的热稳定性、对聚丙烯(PP)协效阻燃作用较好,抑制PP热裂解、燃烧火焰传播及火灾强度的协效能力均较好。超支化三嗪成炭剂的末端哌嗪单元可以与聚磷酸铵(APP)发生阳离子交换,形成了具有交联结构的改性APP,提高了其与PP的相容性,使得其阻燃PP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明显好于线型三嗪成炭剂。

    2022年05期 v.34;No.19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TPU/GO和TPU/RGO复合材料力学及电学性能研究

    花蕾;王理想;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氧化石墨烯(GO)、还原GO (RGO)为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线材,分别制备TPU/GO和TPU/RGO复合材料,研究了GO用量对T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用量增加,TPU/GO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提高,但其应力最大值、断裂伸长率、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均下降。将抗坏血酸RGO及高温脱氧RGO分别加入到TPU基体中,当GO用量相同时,制备的柔性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均低于TPU/GO复合材料。

    2022年05期 v.34;No.19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填充物改性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沈旭渠;刘鹏辉;陈锐彬;

    选用自由基体系溴-磷-氮复配阻燃剂,研究了不同填充物(滑石粉、硫酸钡、碳酸钙)对阻燃聚丙烯(PP)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填充阻燃PP相比,随着填充物用量增加,滑石粉改性阻燃PP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略有上升;硫酸钡或者碳酸钙改性阻燃PP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但弯曲模量均小幅度提高,弯曲强度上升不明显;改性阻燃PP的缺口冲击强度均没有明显变化。与未填充阻燃PP相比,加入硫酸钡或者滑石粉后,阻燃PP的延燃时间变短,阻燃性能较好;而加入碳酸钙后,PP的阻燃性能不能满足UL94 V-2级,且延燃不灭。

    2022年05期 v.34;No.197 9-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镀铝流延膜的电晕性能与结构研究

    李瑞;姜艳峰;吴双;安彦杰;张明强;

    采用电晕处理机对进口和国产聚丙烯(PP)流延膜样品进行电晕处理,利用水接触角测试仪测试膜表面张力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2种PP流延膜样品的熔融和结晶行为及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样品的表面张力相差较大。进口样品熔点为127.16℃和148.16℃,结晶温度为109.30℃,结晶度为37.99%;国产样品熔点为143.49℃,结晶温度为99.51℃,结晶度为30.38%。在相同的降温速率下,进口样品的初始结晶温度比国产样品高;在相同的结晶温度下,进口样品的半结晶时间较短。2种样品中主要是PP的α晶体,而进口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聚乙烯晶体,且不稳定的聚乙烯晶体发生了熔融。因进口和国产样品的结构不同造成2种样品性能的差异。

    2022年05期 v.34;No.19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产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料的结构与性能

    张鹏;朱珍珍;黄安平;高艳;李国新;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等对4种国产茂金属聚乙烯(PE)薄膜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密度相近,均属于线型低密度PE产品;采用窄分布茂金属催化剂的3种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较高,加工性能相近;相比Unipol气相法产品,BP工艺产品有更高的长支链含量,因此具有较高的落镖冲击破损质量和较低的雾度;与其他3种产品相比,采用宽分布茂金属催化剂的产品有着最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最高的长支链含量,因此具有最好的加工性能和最低的雾度。

    2022年05期 v.34;No.19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耐候ABS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南婷婷;祁有国;李欣;王雅群;林润雄;

    在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共聚物过程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运用物理方法改善ABS树脂的耐候性能。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比老化前后的色差、力学性能,研究了MMA用量对ABS树脂耐候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A的加入对提高ABS耐候性能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当MMA质量分数为30%时,制品综合性能优良。

    2022年05期 v.34;No.19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LDPE/SEBS共混改性及其发泡性能的研究

    李广富;徐杰;童晓茜;钟进福;付栋梁;

    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熔融共混,通过辐照交联工艺制备LDPE/SEBS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了SEBS用量对LDPE/SEBS发泡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热性能、发泡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的加入使LDPE/SEBS发泡体系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均降低,熔体流动速率先升高后下降。随着SEBS用量增加,LDPE/SEBS发泡体系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邵氏硬度和压缩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断裂伸长率、回弹率均先升高后下降。当SEBS用量为10.0质量份时,LDPE/SEBS发泡体系具有优异的泡孔结构,回弹率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4%和526.1%。

    2022年05期 v.34;No.197 24-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柔性复合管外保护层PE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

    刘亚明;白鹤;梁航;刘德俊;张阿昱;

    利用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等研究了柔性复合管外保护层聚乙烯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柔性复合管外保护层聚乙烯的力学性能、耐热氧老化性能及结晶度变化均不明显。柔性复合管外保护层聚乙烯完全可以抵御长时间紫外光辐照带来的老化,在柔性复合管上可以正常使用。

    2022年05期 v.34;No.197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业技术

  • 极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系列产品应用研究

    杨国兴;葛腾杰;吴双;张鹏宇;张明强;

    利用国内先进的Unipol气相法聚乙烯(PE)中试装置,采用不同的α-烯烃共聚单体,开发了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生产技术,VLDPE产品密度为0.895~0.912 g/cm~3。对不同共聚单体的VLDPE产品进行性能分析及结构表征,研究了VLDPE产品分子链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根据VLDPE产品结构特点,在食品软包装薄膜及汽车增韧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加工应用研究,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结果表明:与丁烯-1制备的VLDPE产品相比,己烯-1制备的VLDPE产品共聚单体含量较低,结晶度、片晶厚度、韧性均较好;VLDPE产品具有直角撕裂强度高、冲击韧性好等特性,适合应用于食品软包装薄膜、汽车增韧材料等领域。

    2022年05期 v.34;No.19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分析测试

  • 涂布法PVC材料生产工艺气味物质分析研究

    张云娟;

    经涂布、表面处理、成品等生产工艺后,对聚氯乙烯(PVC)单革进行气味评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材料挥发出的气味物质进行测试,分析主要气味物质的来源。研究表明,PVC单革的主要气味物质来自涂布工艺流程,少量来源于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2022年05期 v.34;No.19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智能制造与先进成型

  • 基于UG与Moldflow非平衡浇注系统的笔筒套模具设计

    尹小定;黄琳莲;王登化;

    以笔筒套塑件为例,采用一模48腔的非平衡布局建立模型,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两种模型的充填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靠近主流道最内侧塑件充填完成时,离主流道最外侧塑件在第一种模型中有一半未充填,在第二种模型中最外侧只有三分之一未充填,并且第二种模型的充填压力比第一种模型下降了约20.0 MPa。以第二种模型为基础,利用UG软件进行了模具设计,通过试验证明,这种对非平衡浇注系统中分流道进行分段分组的尺寸设计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充填的平衡性,同时减少了钳工的工作量、加快了模具加工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模具生产周期,为一模多腔非平衡布局的模具设计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2022年05期 v.34;No.19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值模拟的塑件熔接痕性能综合评估方法

    黄海龙;

    针对塑件熔接痕性能的可靠性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MI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采用熔体汇合角、节点流动前沿温度、工况应力3个因素加权耦合来表征塑件熔接痕性能的综合定量评估方法,并构建了塑件熔接痕性能评估模型。该方法利用AMI软件进行应力分析,分别获取3个因素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塑件熔接痕位置的熔体汇合角系数、节点流动前沿温度系数和工况应力系数,并将三者按照4∶2∶4加权耦合来表征在实际工况载荷下的塑件熔接痕性能。该评估方法对于改善塑件使用性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022年05期 v.34;No.19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半导体光催化剂降解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王泽宏;马啸野;刘金鹏;王俊川;刘磊;王惠;

    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剂降解聚乙烯(PE)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在降解PE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使用单一光催化剂、构筑复合光催化剂如元素掺杂、贵金属修饰和构建异质结等,总结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在降解PE方面存在的问题。

    2022年05期 v.34;No.19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李源;张琦;夏礼栋;庄毅;张师军;

    概述了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讨论了这些成型工艺技术的研究实例,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特点。阐述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新型成型工艺研究的方法,展望了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05期 v.34;No.19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EVA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刘朝宝;

    综述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在几种塑料改性体系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影响改性效果的因素,并展望了EVA的应用前景。

    2022年05期 v.34;No.19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抗菌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魏晓娟;

    介绍了塑料抗菌剂的分类及其研究现状,综述了抗菌塑料的评价标准及其在家用电器、汽车、医疗、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抗菌塑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2年05期 v.34;No.19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文摘

    <正>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组分(A)和组分(B)的均匀分散体聚乙烯共混物。组分(A)为一种由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制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组分(B)为一种由茂金属催化剂制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本发明包含该聚乙烯共混物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还提供使用该混合物的方法以及包含该混合物或由该混合物制成的制品和薄膜。USP11421100,2022-08-23改性聚乙烯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乙烯的生产方法。

    2022年05期 v.34;No.19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